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「“半夜撞开儿子的卧室门,我泣不成声”」你还在把松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吗?

   日期:2025-02-15     来源:www.lmjiu.com    浏览:454    
文章简介:闺蜜给我打电话,哭着说,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,成绩愈加差,老师说,非常可能考不上高中了。更令她崩溃的是,有一天夜里蚊子猖狂,想去帮儿子点个蚊香片,蹑手蹑脚推门进来,竟发现儿子在打电脑游戏!为了不让爸爸妈妈发现,儿子在门缝四周还挡了东西,从外面...
闺蜜给我打电话,哭着说,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,成绩愈加差,老师说,非常可能考不上高中了。
更令她崩溃的是,有一天夜里蚊子猖狂,想去帮儿子点个蚊香片,蹑手蹑脚推门进来,竟发现儿子在打电脑游戏!
为了不让爸爸妈妈发现,儿子在门缝四周还挡了东西,从外面看以为屋里黑着灯。

闺蜜泣不成声,“都说对孩子要静待花开,我和他爸给他充分的自由,结果换来的不是自觉学习,而是堕落。”
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,只不过花期不同而已。”
看来这句时尚鸡汤真是害人不少孩子啊!

其实话本没错,只是父母只看到了“静待花开”,而忽视了“默默耕耘”。

01

近些年,放养和快乐教育很风靡。
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,只是每一个人的花期不同。有些花,刚开始就会非常灿烂地绽放,有些花,需要漫长的等待。”
这句话相信爸爸妈妈们都很熟悉。
但它常让人曲解成:放养孩子,顺其自然,忽略了每一束花从种下到绽放,不能离开阳光的沐浴、雨露的滋润,还有默默耕耘的身影。
就像不少人鼓吹的快乐教育,只看到了快乐,却忽视了教育。
出发点是好的,但在有的事情上矫枉过正,譬如说学习、习惯等等,孩子说如何就如何,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。
孩子终究还是孩子,有时候还要推一把的,千万不要让孩子生活的首次舍弃,来得这么早,那样简单。

刘欢过去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自己女儿的教育问题时,充满惋惜之意:

「“半夜撞开儿子的卧室门,我泣不成声”」你还在把松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吗?

“我女儿音乐品味挺高的,她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,有这方面天分的孩子,还是可以推一把。
我和我太太感觉对孩子应该从小奉行快乐教育,别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所以一直没迫使她学这类那些,目前我感觉有点后悔。”

天下爸爸妈妈,无不期望我们的孩子是开心的,不舍得孩子,总是就随孩子去了。但如此的放纵,等到孩子长大就会变成悔恨。

02

给孩子过多的自由是某种意义上的不负责
我认识一位父母朋友,常常自豪地说:“我不想给孩子太多的重压,只想他有个开心的童年,平常不如何报兴趣班、辅导班,孩子就该无忧无虑的!”
看上去自由的爱却让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吃力。
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曾说:“快乐教育仿佛只能快乐那样几年,你爽了你的童年,就要在你的中年,你的老年付出代价。”
我身边也有不少快毕业的孩子常常懊悔:
以前不了解念书的意义,真的要踏入社会了,才了解当初浪费了不少时间。倘若能重来,应该会更努力吧。
正如作家苏心过去劝诫孩子:“念书不苦,不念书的生活,才苦。”
做爸爸妈妈的,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如此后悔的时刻。
学习上给孩子过多的自由会滋生出懈怠,行为上也是这样。
常常听父母给闯祸的孩子开脱:“没事,还小,树大自然直。长大就好了。”
仿佛等到孩子到了肯定的年龄,自然就了解自己该干什么,不该干什么。
事实呢,不少孩子在被给予了自由之后,行为产生了偏差,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,各种问题集中爆发,无论爸爸妈妈如何说孩子都不听,由于孩子已经错过了教育的最好时间,自私、放任、无视规则、任性等问题愈加难纠正。
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是没错,但自由是有边界的,爸爸妈妈需要提前教给孩子独立、规矩和肯定范围内的自我负责。

爱和尊重是好的教育,但不是全部。

03

教育,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自觉
在大家身边,有不少孩子满足于眼前便宜的快乐,刷短视频,刷微博,玩完“王者”又立刻奔赴“吃鸡”战场。
常常1个小时的作业,非得到晚上10点才能完成;说好天天阅读半小时,坚持不了几天就又打游戏去了;报了兴趣班,学几天就不想去了.......
时间对孩子都是公平的,学习的路上,偷懒的孩子会愈加懒,坚持的孩子会愈加出色。

之前,网上有位小学生的作业本走红互联网,本子上一手漂亮字,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。

「“半夜撞开儿子的卧室门,我泣不成声”」你还在把松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吗?

孩子天天端坐在桌前练字有一年半时间,对自己需要非常严格,写之前认真察看字的机构。
用她母亲的话来讲:“自律性非常强 。”
很多爸爸妈妈疑惑:为何其他人家的孩子一直这么自觉?我家孩子永远不了解主动?
惰性是人的本性,孩子也不例外。
孩子还小的时候别指望他能自觉,面对电视、手机、游戏、零食.....大人都非常难维持克制,更何况多大岁数孩子。
孩子在培养自律自觉的前期,靠得就是爸爸妈妈监督。
这种监督主如果学习和生活习惯上的监督,当孩子培养了好的习惯,后面的路才大概好走。

放纵不管,还指望孩子自觉是不可能的。

04

孩子的出色不能离开爸爸妈妈背后的付出
出色孩子,都不能离开爸爸妈妈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和付出。
几年前,一部《摔跤吧!父亲》盛行全国,影片中的父亲很“无情”,天天都逼着姐妹两个训练摔跤,很多人心疼孩子,却忽视了父亲为此付出了的努力。正是这份“无情”的付出,让两个女生逃过了终生与锅碗瓢盆为伍的宿命。
父亲的远见,女儿的努力,才让她们的将来有了选择的机会。
世界上没什么成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,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也是。
当你羡慕其他人家孩子作文写得好时,却不了解背后的爸爸妈妈早在孩子多大岁数就开始亲子共读,流利的语言表达是几百本童书滋润的结果 ;
当你羡慕其他人家孩子学习不需要操心时,却不了解背后的爸爸妈妈为了培养孩子高效学习习惯下了多少工夫。
当你羡慕其他人家孩子琴棋字画样样精通,却不了解背后的爸爸妈妈多少次风雨无阻地接送,多少个晚上在忍住脾气,耐心地陪练.....
教育,也需要爸爸妈妈的用心和努力。
或许孩子会抱怨:"为何我妈一直如此管着我?”等到他长大,终将了解爸爸妈妈的一片苦心。
陶行知曾说:“大家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,都对儿童有害。一是忽略;二是期望太切。忽略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;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,反而促其夭折。”
冷漠地逼迫和一味放纵孩子,都是两种极端。
做爸爸妈妈最难的是在这两者之间,找到平衡,让孩子在巨大的学业重压面前,仍然可以拥抱快乐。
 写在最后:
真的的静待花开,不是真的放纵孩子,什么都不管,而是爸爸妈妈在心态上要维持期望,相信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察看并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步伐,因地制宜。
可以严厉,但要有耐心,可以慈爱,但要有威信,用心浇灌,总会有花开的一天。







文章来源:钱志亮工作室。文章作者:钱志亮,北京师范大学名师。86级毕业留校,1994年留学归国,博士学历。研究方向为儿童进步问题咨询、特殊需要儿童教育。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