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不久前,每人向往的清华大学居然拟清退了两名博士研究生。
通知一出,微博上立刻炸了锅。
据报道,这两名学生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,进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。
而他们被退学是什么原因,是“未请假、或请假未获其准,且长期不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”。
简单来讲,就是由于“逃学”,要被开除去……
消息一出,网友们一片唏嘘:
“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博士,肯定学业优秀。而这两名学生却在毕业季被拟退学,实在是太可惜了。”
然而,近期几年来,由于学习习惯而被学校“处置”的学生远不止这两名:
2019年5月,深圳大学发布声明,有218名研究生一直未注册,有89名研究生学习年限超期,有10名研究生学业不过关。最后,这317名研究生被深圳大学做出退学处置。
2019年3月,广州大学清退72名研究生,缘由是最长学习年限内没有完成学业。
2018年十月,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补考后学业成绩依旧未达到需要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置,另外40名学生留级;
不少人总以为高中是“地狱”,大学是“天堂”。
上了大学便可以吃喝玩乐,任性妄为。成天逃课打游戏,考试时突击一下就能顺利毕业。
可结果呢?
愈加多的大学生在大学里“混日子”,反而被大学给“混”了。
却不知,在最好的地方上懒惰,失去的,即使你痛哭流涕都不可以换回来了。
02
假装念书,
你会失去什么?
高考考试刚刚结束,在海量的学子中,有一名很“奇特”的高考考试状元。
状元名叫常书杰,是一名复读生。就在今年,他以712的高分拿下了湖北高考考试理科状元的称号。
但其实,常书杰早在2015年就以690分的成绩,获得了钟祥市理科1、湖北8、,成功的被北京大学录取!
本应是每人羡慕的名校高材生,如何又参加了一次高考考试呢?
原来居然是由于,这名学霸被北京大学退了学。
据了解,之前常书杰进了北大后,立刻放飞了自我。
在无人管束的状况下,他扔下了功课,迷上了游戏。每天逃课打游戏,门门功课不及格。
在大三那年,北大终于给了他无情地一击——劝退!
于是,学霸被打回了家,继续复读,又考上了北大……
除去羡慕学霸的学习力以外,大家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:当今的大学生的学习近况到底是什么样的?
发生在常书杰身上的故事并非个例,其实,这类问题其实早已存在千万名大学生的身上了!
《人民日报》上过去发表过如此一篇文章,光是标题就让无数人羞愧:《沉睡中的大学生:你不失业,天理难容!》
文中详细地描述了大学生的学习近况:
上课时:
“清醒没发呆的多,发呆没睡觉的多,睡觉没玩手机的多;下课时,自修没吃零食多,吃零食没看连续剧多,看连续剧没游戏多。”
考试时:
“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,给了范围也只不过复印同学筹备的答案。”
毕业前:
“上大学前填报志愿,你说不了解我们的兴趣专长,好吧,大学毕业找工作了,同样不了解我们的兴趣专长。”
有人说:“在中国,有2000万大学生,在假装上课。”
那样假装念书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呢?大概是:
“半梦半醒”地上了四年专业课,毕业时被问到关于专业的问题仍然一窍不通,支支吾吾答不出来;
学了4年英语,勉强过了四级,可基本是哑巴英语,单词量写长篇的文章都难,更别说和外国人交流;
每一个学期都来领一摞新书,训练册、辅导书也没少买,却是一页都没翻过,到了期末卖出去时还是八成新。
在最好的年华,坐拥最好的资源,本该充分借助,获得养分充实自己。结果不少人却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,把大学当成了享乐的场合。
结果呢,等待着你的,除去被挥霍、浪费掉的四年光阴,还有一个被废掉的自己!
试想,一个在学校不学无术的人,到了社会又怎么样能立足呢?
03
努力与否,
是决定生活的分界线
考上很大学,就等于完成生活的任务了吗?
答案肯定是相反的。
网上曾流传着一份清华学霸马冬晗的课程表。
表格中每个空隙都被填写得满满当当。
除去平时的专业课以外,马冬晗天天还要听CNN训练英语听力、复习微积分、学习高数,还要劳逸结合,训练身体。
天天作息规律,6点起床,凌晨1点入睡。
生活被安排得充实、高效且井井有条。
据悉,几乎所有学霸的课表都和马冬晗相似,譬如浙大学霸胡一捷。
更厉害的是,胡一捷不只成绩好,还兴趣丰富,学过开飞机、潜水,甚至还成立了我们的服饰品牌。
可见,颓废的人还在虚度光阴,而出色的人却早已分秒必争、竭尽全力地创造出一个新世界了!
过去,一张老总们的聚会照在网上红极一时。
照片中的大佬们无一例外,都毕业于名牌大学。
想象得出,他们在大学年代肯定不会惶惶度日,定是拼尽了全力,学到了各种常识,累积了各种人脉,才得以有今天的一番收获。
反过来想想,假如你进入大学后,整天浑噩度日,怕是连认识出色的人的机会都没了。
又何谈让自己成为出色的人呢?
04
念书
拥有改变生活的力量
不少人喜欢在最好的地方上沉睡,却不曾想过,还有人正在为了爬上这个地方而尽心竭力……
过去看过一部名为《出路》的纪录片,农村孩子马百娟的遭遇令我揪心不已。
马百娟出生在甘肃的一个小山村里,家没什么经济来源,全家上下一个月的生活费超不过50块块钱。
虽然年龄还小,但在家要承担起喂猪、做饭、收米谷等工作。
对于她来讲,上学的时光是一天中最开心的。
马百娟的心里有一个梦想:去北京读大学,毕业后去打工,每一个月要挣上一千块。
然而,在农村中思想封闭的家人却不认可她的想法,才15岁,就让她快点辍学嫁人。
爸爸说:“女生早晚都是要嫁人的,念书多了没用。”
但马百娟还是想要再挣扎一下。她外出打工,可是学历低、没任何技能,就连月薪1000块的工作,也没人看得上她。
她只得舍弃,终于在16岁那年嫁给了在陶瓷厂工作的表哥。
再看同村的女生,命也都是相仿的。
她们曾梦想着去大城市念书、工作、赚钱,可最后都由于过早地辍学,没常识,走不出大山,只能嫁了人,早早地怀了孕,当了母亲。
当有人在鼓吹念书无用论时,马百娟的例子便是结结实实的一耳光。
念书,拥有能改变一个人命的力量,有多少人不知多么渴求拥有汲取常识的机会。
而大家,又有哪些资格在最好的地方上浪费生活呢?
05
比利时《老人》杂志过去针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发起一项调查:
当你老了,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?
排名第一的,就是后悔年轻时不够努力,致使一生一事无成。
所谓: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千万不要等到老了,再来后悔。
假如你还没得到一个自己认可的地方,就必须要为了这个地方而努力,而奋斗。
假如你已经坐在了自己认可的地方上,就请你绝对不要懒惰。
由于你会发现,努力和不努力的人,10年后,必然会迎来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。
期望大家,都能拥有最精彩的那个生活!
共勉。
![]()